北京140平米的滋生小院
2019-08-06 21:19:11
By:介介工作室
《层林叠浪,长亭卧波》是画,也是房子。小院名为滋生,位于北京老城区。业主是北京滋生文化。
---------- 程序自动翻译!-----------
-
介介工作室明冠宇庭院四合院院子
2018年春,我们遇见了这处被大棚盖住的“院落”,占地约200平米左右。场地所在的院落,需穿过一条杂乱的胡同,由北向的院门进入。其西,东,南三面均为楼房。整个场地宛若处于一处峡凹,只有北边的空间视线较为开阔。我试图从这里去寻找和周边老城区的关系。
我爬上南面的小白楼,站在8米高的房屋楼顶,看着北面或有序或杂乱的北京传统四合院屋顶连续延绵至德胜门,如水浪滔滔北去,奔腾不息。屋顶之上因近些年的占地加建,生长着无数形态各异的附属建筑,姿态极其丰富。他们和屋顶,庭院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关系,或嵌入,或悬挂,或倚靠,或缠绕。形成了特有的北京大杂院的组织乱象,这也是大多数北京四合院的现状。
这些周边有趣的关系是我思考设计的开始:以屋顶拟浪,建一组长在浪上的房子・・・・・・
“一片澎湃而层叠无尽的水浪中,水何澹澹,洪波涌起。浪里密林丛生,松石蜿蜒。浪上长亭入,浮阁卧,游舟画舫遍布。在这浪里摘窗品茶,听浪声抚琴,乘虚舟垂钓。是夜,林间浪里,明灯升起,融入无边墨色里,浪无穷尽。”这便是我所想的那一幅《层林叠浪,长亭卧波》,也是我想要建造的画面。
从画面出发,我将整个建筑的转化过程分成“五个进驻”。最开始的两层“进驻”:如绘画,构图的开始是建构大形 ― “浪”的呈现。第一层“进驻”是屋浪,层层叠叠,从形态上形成了浪的大姿态。第二层“进驻”是地浪,再次强化了浪的概念,也形成了建筑的台地基础。
接下来的两层“进驻”是长亭,它形成了画面的大调子。长亭便是房子本身。长亭第一次进驻是位于曲面波浪之下的长在 “浪”里主体建筑,这是建筑墙化的过程。第二次是漂浮在“浪”上的平屋顶亭子,这类房子有个归类的名称“浮阁”。各个长亭之间的空间组合关系形成了建筑的主要布局也构成了画面的大框架。
最后是“层林”的进驻,是画面刻画,完善的过程。主要由门扇和植物构成。门扇拟林,植物为林。竖向的门扇或实或需,格栅密布,与鲜活的松竹交相错落,构成浪里的层林。
几次“进驻”的过程完成了画面到建造的转化。最终再通过功能的梳理,形成了公共和私密的两个区域:公共区域为提供给茶客品茗的东园,私密区为提供给住宿茶客和主人使用的西园。
东西园之间通过门扇的开合变化,宜静宜动,于方寸之地构成丰富的庭院空间。
入口廊桥的门扇,打开后形成框景,将水池南边的松石景观引入画框。
绘画是一种最直接的形式,赋予功能,由物及物的表达完成了基本的建造。而画面里,拟形词汇“浪”和“亭”是气韵生动的核心所在。建筑是一种物质空间实现的行为,意向,结构,材料,节点环环相扣。从画面到建筑,即是从物象到物质的转化过程。
空间抽象一直是建筑设计的永恒命题。我在大量尝试通过抽象去寻找空间意向的过程中,结合对绘画空间的理解,发现其实对于设计而言:无论是抽象还是具象,它们不过是寻找具有某种氛围空间属性的方法而已,而设计本身则需通过对场地的基本判断,得出其空间特有的氛围属性
图片信息简介:北京140平米的滋生小院·编号为975228,介介工作室是作者,上传时间为2019-08-06 21:19:11,模式为RGB!
上一篇 蜿蜒的山谷河
下一篇 EXEED-星途-敢超越
相关系列作品
- 分享到QQ空间
- 发送给您QQ好友
- 推送给新浪微博
- 分享到花瓣
- 分享到堆糖